宋才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2022-12-27 10:58:47  来源:
分享到:

北京12月25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宋才发

 

为了完整准确地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宋才发近日就有关话题接受记者的专访。

 

一、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记者:宋教授您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2023年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请宋教授谈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才发教授:好的。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关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举行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是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持续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第一,会议认真总结2022年“三农”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奋力开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上来,对于完整准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扎实做好2023年“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执行者,必须始终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有利的组织、领导保证。具体地说就是要扎实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要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督查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实。(2)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3)要把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强化系统观念,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困问题。(4)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持续为基层领导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5)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二、五维度理解“三农”工作部署

 

记者:

请宋教授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解读一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3年“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

 

宋才发教授: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既着眼战略全局考量,推动解决打基础、利长远三农基础性工作;又着眼解决农业农村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现实问题,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保持了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次会议向全国人民传达的一个最基本的信息,就是让14亿人吃的更有保障、更安全,让农民的腰包更鼓、脑袋更富,让农村的环境更舒适、更现代。

第一,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习近平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第二,把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强调,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第三,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强调,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第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强调,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第五,要扎实做好全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薄弱领域。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将进入“迎峰转段”的新阶段,又面临岁末年初人群大流动等新的挑战,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一手抓乡村振兴、一手抓疫情防控,做到“两手抓、两手都不误”。各级地方领导务必充分认识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扛起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件大事要事急事抓好抓到位,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资料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中宏网)

(责编:wf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