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共成长 为八桂育芬芳 ——写在广西民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

2022-07-02 22:54:31  来源: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奚振海 通讯员 王文娟

邕江之滨,书写青春故事;相思湖畔,积蓄奋进力量。从1952年到2022年,广西民族大学走过70年辉煌历程。

7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为党和国家输送了近32万名各民族人才。广西民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在不懈的探索中逐梦前行,创新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

70年来,广西民大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010年5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考察广西民大,参加“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勉励同学们做“民族团结的楷模”,寄语各族青年志存高远,勤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春风化雨无声,立德树人有道。

党史是高校育人的必修课。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西民大设立“百年奋进路”党史学习教育长廊,以实物、雕塑、壁画、图文等设置22个主题景点,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波澜壮阔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以此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党史育人工作。

广西民大把每年5月设为“我与祖国共成长”党团主题教育活动月,成立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党团主题活动文明实践所,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的生动课堂,引导各族青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学校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课堂进头脑,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从建校之初就开设的课程,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融入一些典型案例,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讲活讲透。依托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在理论、实践研究上的丰富成果,学校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开设5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初步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校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

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校园故事: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学校举行民族传统文体联欢活动;开设“红石榴”大讲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在互相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师生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走出校门的民大学子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帮助无数贫困学子走出大山的“化缘校长”莫振高;始终坚守法治、一心为民的“全国模范法官”黄登林;带着母亲和一双儿女下农村,连续五年奋战基层一线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毛鑫;为祖国驻守南沙岛礁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民大人的青春芳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中绚烂绽放。

学校党委书记卞成林说,广西民大全体师生牢记总书记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早日建成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

服务壮美广西建设

2021年5月18日,广西民大武鸣校区落成揭牌。一期投资17.3亿元,总投资近28亿元的新校区,大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发展潜能。

70年间,从最初的仅有130多名学生,租用校舍600多平方米的“微型大学”,发展到如今拥有三个校区3600多亩,在校全日制学生近3万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广西民大的建设和发展既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雨露阳光,更是备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在自治区大力支持下,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民委和自治区政府共建高校,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人才是“第一资源”。学校把人才工作作为发展第一要素,引培并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至今,吸引260多名高层次人才落户,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学者40多名。2015年开始实施“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计划,每年遴选6个团队进行资助,至今一共资助42个团队,资助资金400多万元。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始终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学校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充分释放办学活力,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屡创佳绩,科研服务社会能力逐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新增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类科研平台10个,省部级科技平台8个。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入选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民大人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使命和担当:电子信息学院李尚平团队开展甘蔗种植机械化研究,不断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化学化工学院刘绍刚团队自主研发面向大石山区的安全饮水深度净化装备,解决东兰县五联村等地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来,累计近8000名民大学生走上志愿服务岗位,为中国—东盟合作交流提供了小语种翻译和接待工作,展现青春风采,传递“中国名片”;从2007年起开展的“‘语’爱同行”民族地区语言志愿服务,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工作,并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历年来,学校超700支社会实践团队、近两万人次青年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支教、助残、防艾、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工作。

做民心相通的文化使者

2010年5月10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在广西民大考察时,看望了正在上中国诗词课的东南亚留学生,希望这些留学生“能成为知华友华、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交往桥梁的友好使者,成为中国永远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广西民大开设有7门小语种课程,不仅是中国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高校,也是世界各民族学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平台。作为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执行学校,广西民大通过打造“留学民大”教育品牌,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先后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累计派出近1.7万名学生出国留学,招收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万余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让留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和学习中外优秀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培育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使者。

校长谢尚果表示,近年来,广西民大积极发挥面向东盟的区域优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推进中外民心相通。

作为“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学校先后培养了近1700名来自东盟国家的党政干部、旅游人才和法律工作者。学校在泰国、老挝、印尼分别设立了孔子学院,扎实做好国际中文教育本职,依托“汉语+职业技能”教育模式积极推进与当地部门、学校和企业的多方合作,服务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学校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创新载体共建行动,“东南亚特色生物质资源高质化利用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木薯变性淀粉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平台项目2018年获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建设,学校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强化,科技研究“国际性”特色进一步彰显。

当年在课堂上学习中国古诗词的越南留学生阮德海,如今留在南宁工作,成为广西外国语学院一名越南语外教,他希望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把两国传统友谊维护好、发扬好。

编辑:王峰

(责编:wf0101)